首页
>新闻资讯>文化园地
劳模周锐:扎扎实实把工作做好,是最好的解压方式

眼前的周锐,身形宽厚,步履豪迈。扎根广东已15年有余,一口标准的“川普”依旧,说话也一如既往地实在。在广东院的这些年,他从一名技术精熟的专业主设人,成长为奔赴在“双碳”路上的急先锋。2022年初,他被中国能建集团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火与风的转换

2017年,广东院以“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总承包(EPC)的模式承担了湛江外罗2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工作。这是全国海上风电建设领域首例总承包工程,新模式、新技术、新设备,使外罗项目成了全国瞩目的工程。

周锐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此前一直从事传统火电设计,又因转向负责市场开拓工作而与海上风电结缘。

火电的熊熊热情毫无窒碍地带进了徐徐的海风中。2017年底,外罗项目正式执行,他担起了项目经理的重任,“做全国最好的海上风电场”目标,他已了然于心。

“天脚遥遥起半红,涛声倏吼锦囊东。天教铁飓吹郎转,愿得朝朝见破篷。”风高浪急的雷州半岛海域地质条件极为复杂,要把36根平均重950吨的单桩安插海底,须有一个“万全之策”。

为确保施工方案的安全性,在项目建设前期,周锐带领的项目团队投入了大量精力在海底地质勘探和测量上。

风机安装工作虽说要“看天吃饭”,但更考验项目团队的智慧。周锐倡导建立了“一机一方案一评审一总结”的海上施工管理模式,每台风机的基础安装、风机吊装都单独编制一个施工方案,召集参建各方评审后开工,事后总结。36台风机,无一不如是。这过程看似繁复,却充分保障了船机施工安全,也提高了整体施工效率。在项目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外罗项目风机基础最小桩身垂直度仅0.31‰,远优于不超过3‰的设计要求。

不仅如此,周锐还带领项目团队在更多领域“拓荒”:编制122份海上风电项目安全环境质量管理文件,填补国内相关空白;建立国内首个海洋工程管理和施工远程调度系统,已成为如今国内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期间智能管理必不可少的手段。

2019年12月,外罗项目全容量并网投产,建设进度在广东省同期核准的海上风电项目中遥遥领先。2021年12月,外罗项目问鼎国家优质工程奖,成为广东首个获此殊荣的海上风电项目。广东院一大批懂技术、精管理的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者也从外罗项目成长起来,为更多的海上风电项目建设贡献力量。

善谋划开新局

作为走在市场最前沿的人,周锐经常思考经营工作更广泛的价值和可能性。

海上风电开发涉及面广、建设过程复杂,如何在做好建设工作的同时,为海上风电参建各方提供更加全面、更高质量、更有附加值的业务,成为了周锐关注的重点。

在周锐的倡导下,广东院团队将深度服务延伸至项目前期所有技术咨询和项目管理工作中,以“大服务、全方位”为理念,开启了海上风电工程前期开发新的商业模式。

2017年,广东院承接了三峡新能源阳江沙扒海上风电场前期总承包工作,创造了当时国内海上风电核准的“第一速度”。

“许多人对经营工作有刻板印象,觉得不过是谈判、交际、走流程,其实不然。”在周锐看来,前期工作是项目执行的价值延伸,唯拥有坚实的专业基础和深厚的产业理解,才有可能将服务链条串起整个项目。

创新的火花总能点燃新的火种,这种独辟蹊径的模式,也为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不竭活力。欣欣向荣的海上风电市场,也是整个广东省能源转型升级、助力双碳目标的发展缩影。

奔赴双碳目标

天涯浪高处,更见弄潮儿。在近海浅水区海上风电建设正酣时,广东院开始为平价上网的“海上风电2.0时代”筹划新的方向。

“海上风电进入平价开发时代,意味着新增海上风电不再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也意味着我们需要进行更多的科技创新,进一步降低海上风电建设成本、提高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效益。”

周锐所在的广东院海上风电团队,向着离岸更远、风资源更优、开发难度也更大的近海深水区和深远海进发,技术上预先布局,在漂浮式基础、深远海场址电能集中送出研究等方面打好基础。

  最近,周锐被任命为广东院新能源工程公司总经理,为双碳目标的更优实践探索更多可能。从大海到大山,从颠簸的船艇到盘旋的公路、广袤的滩涂,周锐依旧一边疾步,一边学习,一边精研,一边求索,一如既往。

谈起劳模的荣誉,周锐有些不好意思:“惭愧,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面对前来求教的后辈,他也有诚挚寄语:

“劳动嘛,就是落实到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工作。任何工作都有压力,越是做得粗糙、不到位,心里面越是会积攒压力。在我看来,扎扎实实地把工作做好,就是缓解压力最好的方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